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簡稱:上海光機所)成立于1964年5月,是我國建立最早、規模最大的激光科學技術專業研究所。經過五十余年的發展,已形成以探索現代光學重大基礎及應用基礎前沿、發展大型激光工程技術并開拓激光與光電子高技術應用為重點的綜...
上海光機所共有在職職工926人(其中高級技術職稱人員401人),截至2018年底,包括兩院院士7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2人、973計劃項目及重大研究計劃首席科學家、重點研發計劃高技術領域等專家10余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國防科技卓越青年科學基金入選者1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1個團隊連續獲得2項國家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支持、百千萬國家級人才工程入選者1人、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6人、國家“萬人計...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簡稱中科院上海光機所)是我國建立最早、規模最大的激光專業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現已發展成為以探索現代光學重大基礎及應用基礎前沿研究、發展大型激光工程技術并開拓激光與光電子高技術應用為重點的綜合性研究...
上海光機所圍繞國家“十二五”規劃,按照中國科學院“創新2020”發展規劃的要求,緊密結合上海光機所“一三五”發展目標,在高功率激光、信息光學、光學與激光材料科技領域與國外開展了實質性科技合作。同時,上海光機所根據各國特點制定了相應的合作政策,有計劃、有重點地策劃、設計和組織了若干重大國際合作項目和交流活動,形成了較為成熟的國際合作模式。通過組建聯合實驗室,組織高水平國際會議,承擔多項重大國際合作項目,引進和培養了一批科技創新人才,開展了全方位、多層次、高水平、重實效的國際科技合作,提高了上海光機所在國際科技界的地位。
一、組建聯合單元,擴大上海光機所的影響力,提升所的國際學術地位。
2012年4月28日上午,中韓高能量密度激光物理聯合研究中心成立。中國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和韓國科技部部長李周浩共同為中心揭牌。李周浩在致辭中指出,中韓聯合研究中心自1998年成立以來,經過十多年的積極努力,對韓、中兩國科技發展做出了一定貢獻。韓方合作單位韓國原子能研究所是擁有50多年歷史的優秀研究所,在原子能領域取得了一些世界級的成果,得到同行的高度評價。上海光機所在等離子體、激光核聚變等方面取得許...
上海光機所十分重視院地合作,近年來,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緊密圍繞先進激光產業鏈,先后建立了南京先進激光技術研究院、上海先進激光技術創新中心和杭州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等三個科技成果轉化基地。通過科技成果轉化基地的建設,在產業共性及關鍵技術研發、服務企業創新、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取得重大進展,為服務地方產業轉型升級做出積極貢獻。還與紅塔證券等共同組建激光產業基金,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的融合...
作為我國建立最早、規模最大的激光科學技術專業研究所,和首批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之一,中科院上海光機所在致力于科技創新的同時,十分重視科普工作。多年來,上海光機所借助科研院所強大的科普資源優勢,圍繞光學與激光科學技術,積極開展公眾開放日、科普講座、科技課堂、科普作品創作等在內的系列科普工作,獲得...
11月28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在多功能廳召開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專題學習會,深入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用新思想新理論指導科技創新實踐。會議邀請中共上海市委講師團成員、上海市委黨校教授袁秉達作題為“堅持和完善制度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綱領性文件—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解讀”的專題輔導報告。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機關和實驗室負責人、支部書記和支委、年輕干部理論學習小組組長、民主黨派代表、老同志代表等近百人參加本次專題學習。會議由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李燕主持。
袁秉達首先介紹了十九屆四中全會召開的背景和重大意義,是我黨在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具有開創性的里程碑意義。隨后,他詳細解讀了四中全會精神的基本內容和核心觀點。《決定》的主題十分重大,深刻回答了“堅持和鞏固什么,完善和發展什么”的重大政治問題,是調查研究、民主集中制和集體智慧的產物。最后,他從全面貫徹和落實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角度指出,要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地學習、宣傳和貫徹四中全會精神,將《公報》《說明》《決定》作為統一整體,全面學習、融會貫通。
李燕在總結講話中指出,專題報告觀點鮮明、內容豐富,有高度、有深度、有思考,為后續各黨支部的深入學習提供了理論指導。她要求各黨支部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中結合科研實際工作,深入學習宣傳全會精神,激發全所廣大黨員干部更加強烈的愛國愛黨熱情和干事創業精氣神,為“中科院超強激光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建設提供堅強的政治和組織保證,為助力實現“科技強國夢”,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做出更大的貢獻。(綜合辦公室供稿)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李燕主持會議
袁秉達教授作專題報告